2016年10月20日,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联合主办的第30期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五方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功举行,本期以“发展农业高新区 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题。
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处长许增泰,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地方处处长杨经学,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吴永常,科技日报资深评论员王仕涛,寿光市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山东蓬莱农业高新区,寿光市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专家学者、园区代表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发展我国农业高新新区,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出谋划策。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室副主任、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社长王强主持。
部分参会人员:
1 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处长许增泰
2.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正良
3.科技日报资深评论员 王仕涛
4.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姜长云
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张明
6.寿光市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农艺师 施广伟
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处长许增泰认为,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技术+资本、知识创新模式进行转变。一是汇聚产业的资源,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向相关的园区集中,把资源集中起来,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二是凝聚发展能力,完善园区的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高新区。三是向高端化发展,培育科技研发实力,培育科技研究、科技开发以及科技实验,掌握创新的源头,实现科技创新的典型功能。四是推进科技转化能力,围绕前期研发,强化园区科技功能化、科技产业化转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五是提升科技配套机制,增强园区的创业辅导、精英服务、法律服务等一些服务性工作,打造高科技、高价值、高水平的农高区。
◆ ◆ ◆ ◆ ◆
杨凌示范区驻京办事处副主任卓涛在会上概括总结了杨凌农高区19年来发展的成果。他表示,杨凌深厚的农业精神传承、国家的高度重视、扎根西部默默付出的科研队伍、农科教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引领、特色农业企业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支撑、国际化的发展等,成为了杨凌能在短时间实现飞跃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在飞速发展的19年终,杨凌农高区发展的两个矛盾逐渐显现。一是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的政府财政支持与国家免税政策的矛盾。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愿望与地方财政不足的现实的矛盾。
◆ ◆ ◆ ◆ ◆
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优秀科技园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正良在会上介绍了该园区的土地发展和企业引进状况、科研建设与人才引进等情况。近年来,白马园区抓住地方科技发展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着国家工作指引发展农业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全面建成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功能也正在日益完善。
◆ ◆ ◆ ◆ ◆
科技日报资深评论员王仕涛指出,创新“三部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创先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提出,推进了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创新“三步走”战略——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2030年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我国进入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的创新发展指明了道路。王仕涛认为,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我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和创新治理改革,培育建设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只有点好改革的“三把火”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的实施。以农业创新为精神内涵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做到以下方面:一、实现高新技术支撑。二、现代服务引领。三、创新创业一体。四、大中小微群聚。五、三次产业融合。六、四化同步发展。
◆ ◆ ◆ ◆ ◆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吴永常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园区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面临的问题有,一是在产业新业态科技创新驱动上,特别是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较弱;二是园区边界不确定,土地政策制约明显,土地经营规模制度创新亟待突破;三是园区功能定位不清,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服务能力欠缺;四是园区建设缺乏明确、稳定的的支持渠道和专项资金,金融部门贷款和社会投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制约了园区的升级进程;五是园城一体化统筹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乡俗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拓展空间较大。吴主任指出高技术新业态才是农高区的核心内容。借鉴国家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创新农业高新技术,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和构建农业产业新体系的“试验田”,发挥科技引擎的驱动带动作用。
◆ ◆ ◆ ◆ ◆
寿光市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赞助了此次会议。在会上,鲁盛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农艺师施广伟做了主题演讲,分享了鲁盛集团的运营模式、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
◆ ◆ ◆ ◆ ◆
在会议讨论环节,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地方处杨经学处长总结发言,他认为,只有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农业高新区是摆脱农业发展困境实现农业突围的唯一出路。同时,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的根基就是农产品的安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就要以国人的食品安全为己任,不仅仅要实现产量的突破还要注重质量的提升,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保证。发展国家农业高新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绝不是将简单的三个鸡蛋搁到一个碗里,而是将三个鸡蛋打碎搅拌到一起才是融合。发展国家农业高新区一定要要信息化为手段,以文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立体的、有棱角的、真真切切的国家农业高新区。
记者 王武强